[国内业余赛事]
王汝南:晚报杯是块掘金地 围棋不提倡丁俊晖模式
- 2006-1-8 05:59|admin|0
- 分享到:
昨日下午5时30分,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风尘仆仆赶到银川,前来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晚报银河仪表杯业余围棋锦标赛。这已是他第三次踏上塞上湖城了,面对银川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,王院长称感觉真的很不错。
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,王院长围绕“晚报杯”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。
“晚报杯”羽翼已丰
王院长是陪着“晚报杯”走过来的,是看着“晚报杯”长大的。他称“晚报杯”从最初的找人办,发展到现在争着办,从最初的16支队伍参加发展到本届的49支队伍参加,已完全从低谷走了出来,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。同时由于“晚报杯”带有“城市性”的特点,这些年也的的确确培养了大量的围棋人才,为我国的围棋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东西部存在差距
然而,就像在经济建设中常常听到的“东西部差距”一样,围棋也没逃出这个“定律”。王院长表示,相比较于东部发达的城市而言,西北地区的围棋水平的确要弱一些。一方面的原因是与经济大环境分不开的,而另一方面也与科技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。西安在西北地区的水平相对好一点,也正是由于西安的科技文化水平相对高很多,发展围棋运动的步子迈的快一些。
“年轻化”势不可挡
“过去的孩子上了初、高中才有条件接触围棋,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围棋了。”王院长告诉记者,现在的围棋队伍越来越年轻化。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,小孩从幼儿园、小学就开始接触围棋了,而且在专业老师的教授下,水平提高很快。以前老棋手不怕和小孩下,现在的老棋手纷纷被小孩挑落马下。据王院长介绍,我国的15岁以下棋手水平已大大超过韩日两国,每年都有20名该年龄段的棋手进入专业一段。
不提倡“丁俊晖”模式
“现在的许多家长停止了孩子的学业,举全部财力让孩子走上职业围棋道路,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。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王院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“良才可遇而不可求,我们不提倡这样做。”王院长表示,确实有一些父母为孩子选中了这样一条道路,也有像周睿洋那样取得成功的,但这只是个例,不带有普遍性,将全部赌注押在孩子的围棋道路上绝对是一种冒险行为,我们不提倡这样做。
办成孩子的“素质课”
“一切从孩子抓起,但决不能让孩子走围棋职业化的路子,一定要让围棋运动成为孩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。”对于宁夏的围棋现状,王院长谈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围棋与孩子的正常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承的,围棋应该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,学校应该开设这样的班,让喜欢这项运动的孩子都能玩得起,玩得快乐,在陶冶情操、开发智力中去感悟,去锻炼,进而发展这项运动。
“晚报杯”是块“掘金地”
“这是一块非常好的‘掘金地’,我们一定要经营好这块地。”王院长讲,“晚报杯”是一个很好的舞台,每一届的“晚报杯”都会有一些好的苗子涌现出来,有好多苗子已成长为专业队的一流选手。“业余并不代表水平低。”王院长讲,“晚报杯”上涌现出来的业余选手往往把专业选手逼得走投无路,近些年这样的现象尤为突出。
链接
王汝南14岁学棋,1982年被授予八段。历任中国围棋协会专职副主席、中国棋院副院长、中日友好围棋会馆馆长、《中国围棋年鉴》编委会副主任。获1964年全国个人赛第五名,1966年、1973年第四名,获1975年全运会个人赛亚军,1979年第三名。获第1届“新体育杯”第四名,进入第5届名人战前八名。著有《弈坛争霸三十年》。2003年6月12日,接替陈祖德出任中国棋院院长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