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评论]
何必为难自己拒绝更多人关注?
- 2003-4-8 18:33|admin|0
- 分享到:
围棋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。
一方面,原本约2000万的中国棋迷正逐年流失,越来越多的围棋爱好者感叹“再难腾出时间好好研究棋局,长此以往对围棋的热情确实消退了”;另一方面,包括包装“美女棋手”在内的振兴围棋市场的计划,虽然吸引了不少媒体关注,却又受到广泛质疑,比如这样的市场推广方式是否符合围棋发展的本来方向,是否破坏了围棋文化的纯洁性?
必须承认,“围棋中了美人计”的担忧不无道理。任何过度浮华、过度世俗的文化,其生命力必定脆弱。围棋一旦过分地迎合世俗口味,其结局将和大多数“流行”一样,最终会遭受在时尚方面具有善变天性的人类的抛弃。而今,围棋的浮华、世俗从一些媒体的做法里已可看出端倪。首先是关于女棋手外貌的报道越来越多,甚至超过对棋局本身内容的关注;二是看棋赛时的第一反应不再是“这个棋手很厉害”,而是“她很漂亮”;三是对曹薰铉这样当世数一数二的高手进行报道,也会情不自禁地选择“美女路线”,真真假假地通过老曹的嘴哈哈笑出“我和她下肯定要输了”。
不过,相比于围棋目前的生存状态,这种担忧似乎还算不上什么。在人们普遍拿不出“更符合围棋发展方向的市场推广办法”的情况下,包括包装“美女棋手”在内的手段,都不失为一种谋求生存、谋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大胆尝试。
曾经有人认为围棋的发源地在印度,依据是在不少印度古籍里有类似围棋的记录。但这种观点被最终否定了,因为“尧帝作围棋,以教丹朱”,围棋在中国的存在年限因此被推算至远古。现在没有人关心古印度是否存在过围棋,因为现代印度没几个象样的围棋棋手。不过,现代人承认,尧时代的围棋并非现代围棋,一些古籍里认为直到隋唐时才将围棋确定为十九路纵横。
回顾这些,只想说明围棋或者类似围棋的东西确实是随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,而且有可能消亡。4年前,中国围棋协会秘书长华以刚在广东中山接受记者采访,也承认“现在的围棋再不去开拓市场,恐怕真的会萎缩甚至消亡”。他的这番话,当时得到普遍认同,在这样的氛围下,首次提出“市场”二字、以“市场”为目标的中国围棋联赛出现了。另一方面,中国保存的大量古棋谱还透露出以下信息:与冷兵器时代相应,古代棋战几乎从一开局就是搏杀的,绝不体现现代围棋诸如“扣桥不渡”的美德,古人因此而在下棋时焚香消弭杀气。类似这些变化、扬弃,都反映出围棋本身是在为适应社会而不断改变的。围棋发展到今天,包括包装“美女棋手”,是否也算一种适应,仍需时间去证明,现在下结论未免太武断了。
而且,即使谈论现在的围棋文化,不同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。越是接近围棋核心的人,越坚定地认为围棋就应该是一种文化,甚至连竞技都不应沾边。3年前,世界公认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在成都这样阐述他对围棋的理解:“围棋的最高境界是和平,是一种反映人类共存共荣的文化。”不过,他认为自己对围棋的奥秘只理解了不足40%。离围棋核心稍远一些的众多职业、业余棋手,似乎更认同围棋的竞技性。他们更注重棋局的内容、棋战的胜负,认为围棋体现着现代博弈精神。而在更大多数人的眼里,围棋仅仅是一种爱好甚至休闲工具,他们一年到头可能下不了几盘棋,他们可能更喜欢听职业棋手对棋局的讲解。但,他们却是围棋的最广泛消费者。
正因为有不同的理解,决定了围棋为自身定位的难度、围棋从业者(包括围棋新闻报道者)为自己心态定位的难度。吴清源很洒脱,他不会计较自己在台上阐述理论,而台下大多数棋手、围棋从业者表面专心其实却在笑话“老爷子糊涂了”。而围棋从业者不理解“老爷子”的理论,却也似乎并不愿让“更大多数”得到他们的围棋——“更大多数”,或许一个漂亮女棋手为他们讲棋就很高兴,或许仅仅因为在看到电视画面里出现几个漂亮女棋手而议论几天,然后说“哦,围棋原来并非穷山恶水”,然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围棋,甚至出资赞助围棋队,为棋手提高竞技水平出力。这,难道肯定是坏事?毕竟,我们不能否认,即使出于商业炒作目的而包装“美女棋手”的企业,在客观上也为更多的棋手提供了实战空间。
其实,早在2000年年初,记者就在成都和华以刚聊过“美女棋手”的话题。那时,现在已被赞誉为“棋坛美女”的唐莉刚刚出道,作为讲棋嘉宾的她就吸引了媒体的众多报道。华老当时感慨说:“韩国、日本围棋界都有自己的‘美女电视讲棋手’,她们一方面是棋手,另一方面更是形象大使,使围棋竞技达到雅俗共赏,让更多的人在更轻松的环境下接受围棋、关注围棋。我们现在推出类似的讲棋手,不应该算是坏事吧。毕竟,喜欢棋局内容的人还是会关注棋局,并不会因为有‘美女’就不关注了。”华老的“雅俗共赏”说得好,把他的话延伸一下,美女棋手出现在棋盘上,多下几盘棋,大概也不会削弱形象大使的作用。
本身就蕴涵着无穷智慧的围棋,何必为难自己拒绝更多人的关注呢?